舞龙舞狮 坚持的力量
作者:吴泽荣
8月23日晚,漳平市体育馆热闹非凡。2025年福建省海峡两岸体育嘉年华-漳平市第三届海峡两岸舞龙舞狮大赛在参会领导嘉宾为祥龙瑞狮点睛开光后盛大开幕。
领导嘉宾为祥龙瑞狮点睛后与龙狮队伍合影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把“不屈不挠、勇于拼搏、崇尚群体、凝心聚力”的精神用舞龙舞狮运动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已发展成为颇具民族特色、极具吉祥喜庆色彩和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项目。
舞龙舞狮从民间的祭祀,到乡村间相互叫阵比武,再到规范化体育赛事的过渡,历经了2000多年。
到了近代,技艺高超的舞龙舞狮,表演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龙体、龙珠、狮的外形、毛色、引狮郞的绣球、运动员的服装、道具等色彩的搭配,构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吸引力,成就了摄影者定格美图的关键基础。
一位摄影爱好者第一次身临比赛现场,激动地告诉我:没想到场面如此扣人心弦,如此令人汹涌澎湃。


是的。舞龙比赛,必须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龙的精气神跃然于赛场,一次次令观众惊艳叫绝,一次次令摄影者兴奋不已。
在“龙珠”的指挥下,“龙体”千变万化,彼此融合,妙在顷刻间,黄金构图浑然天成。
威武、勇敢、豪放,又不失细腻温柔地演绎着动人故事的北狮,剪辑或原创音乐代替现场锣鼓,表演过程更显紧凑连贯,引狮员的高难度轻功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外形温顺华丽,突出蹦,跳,桩上飞跃等惊险刺激动作的南狮,这次也加入了创新的行列,如以“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神话故事为创意,进行高桩表演,打破传统南狮表演的题材局限,令“采青”有了新意,令摄影者和观众赞叹不已。
这是我连续第三次现场感受漳平人民坚持承办舞龙舞狮大赛的力量。三年的变化有目共睹,令人赞赏。首先是参赛队伍的从13支扩充16支,其中台湾的队伍从3支扩大到6支,交流的态势稳中有升。其二是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层次大幅提升,全国台联党组成员、副会长郑平,福建省台联党组书记刘良辉,中华台北龙狮运动总会顾问莫兴成,在百忙中出席了今年的开幕式,并静心又兴奋地观看了当晚接下来的比赛。其三是受众面明显提升。时值处暑,气温35度,居高不下,漳平体育馆闷热非常,可观众的热情更是高涨,舞龙舞狮大赛的第一场南狮比赛吸引着漳平的市民,到场观看的,明显比前两年多得多,为了防止人员过多,还临时采取了限入措施,不少观众望而兴叹。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次盛会,都在证明着漳平市上上下下的热情、担当和视野。以“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海峡两岸舞龙舞狮大赛持续年年办下去,迟早会成为漳平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并将为海峡两岸的“文化对渡”和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漳平市领导鲁洪柯、聂淑玲,文体和旅游局局长黄振明和赛事仲裁马庆、吴登照在闭幕式上。

总裁判长林毅钢宣布比赛成绩

漳平市副市长聂淑玲为获奖队伍颁奖

漳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鲁洪柯为获奖队伍颁奖

龙狮为媒,文化搭桥,海峡两岸的运动员在同台竞技中感受彼此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收获了友谊,心贴得更紧了。
一场赛事,一个完美的系统工程,历届领导的决策,全力的支持与执行团队的不辞辛劳成就了漳平市一届又一届海峡两岸舞龙舞狮大赛的完美收官。也许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所在。
在激情点赞时,他们已经在憧憬着更加美好的2026了。
漳平市领导与裁判组等工作人员合影

(文章转载自吴泽荣于“美篇”发布的文章)